close

又是一個天氣無敵好的週末(居然PM 2.5空污指標 是40 = 超級優良的空氣),拔拔早早把我們叫醒、不讓媽咪賴床,打車前往另一個媽咪心神嚮往的老北京景點﹣「頤和園」,去尋找那百年前的記憶...

相較於毁於英法聯軍的萬園之園、東方凡爾賽宮的「圓明圓」來說,頤和園雖然比較小、也同樣毁於英法聯軍,但慈禧太后重建了頤和園,成為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而圓明園現只成遺址癈墟。

且頤和園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名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顛峰時期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另外的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並種為中國四大名園(媽咪只剩承德山莊還沒去過了~)

DSC00503.jpg

 

頤和園 (官網)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 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 ------" 康乾盛世 " 时期;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 1886 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 1902 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1914年,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为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000 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打車到頤和園其實不遠,但還沒到頤和園就看到被遊覽車擠暴的園區附近時,媽咪心頭就一涼...這麼多觀光客,我們如何能感受到皇家威儀、體會園林之美呢?

才早上十點就日頭炎炎、我們一走進售票處又看到長長人龍、身旁也一直有導遊拉客,實在不是讓人很開心...

但拔拔還是決定請一直纏著我們的拉客導遊介紹,省去大排長龍買票的時間。雖然頤和園也設有官方導遊,可以買完票再另外請,但為避免上次在恭王府官方導遊拿麥克風介紹却被蹭聽跟團的情形,我們就不考慮。私人導遊要價¥80 (2hr),我們被太陽晒暈、人潮嚇昏,連殺價都沒有...還好沒碰到黑心導遊,付了聯票錢却沒進去要另外收費的園中園...

頤和園門票:¥30 (淡季20)

頤和園聯票 ¥ 60 (淡季50),含園中園門票(文昌院、德和園、佛香閣和蘇州街)

 

【仁壽殿】

紫禁城裡不見皇帝身影,頤和園裡辦理朝政;垂簾聽政龍鳳顛倒,戲園子旁邊如何辦公?

rsm (官網照片) 

 

從東宮門進了驗票口就是仁壽殿,人潮絡繹不絕的仁壽門有寫著滿文漢文的匾額。頤和園主要景點分為三區,莊重威嚴的仁壽殿是宮廷區,政治活動區的代表,清末慈禧光緒議政上朝的主要場所。

DSC00516.jpg

 

一進仁壽門看不到仁壽殿,而是宏偉的太湖石(又是千里迢迢從蘇州北運的幸運巨石),有聚福(福氣不出)擋刹(刹氣不進)的象徵。這巨石還是1937年從圓明園拉車移放頤和園的。上面刻有乾隆爺的「林瑟瑟,水冷冷。溪風群籟,山鳥一聲鳴。斯時斯景誰圖得,非色非空吟不成」,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

DSC00520.jpg

 

繞過巨石,人潮“洶湧“(多到嚇死人)的仁壽殿廣場駐立著一座龍頭、獅尾、鹿角、牛蹄的瑞獸麒麟鎮宅護主~  導遊還交待不可與麒麟合照。

DSC00525.JPG 

 

大殿旁還設有燃香用的銅龍銅鳳,只是與一般宮殿不同,慈禧掌權的頤和園是鳳在中、龍在側;鳳高高在上、腳踏江山,而龍只能踩(過)水...  

DSC00537.JPG

 

仁壽殿外檐匾額「仁壽殿」指仁著長壽之殿;內檐匾額「大圓寶鏡」意謂為政者智慧如大圓寶鏡、可以銅察一切;殿內匾額「壽協仁符‘」是仁與壽君子兼有之。

殿內九龍寶座是慈禧光緒朝會大臣時坐的,在紫禁城還需裝模作樣地垂簾聽政、慈禧在頤和園就大大方方地坐龍椅當女皇帝了~牆上有百雙蝙蝠圍繞壽字(百福捧壽)、椅背屏風還有226個不同字體的壽字,果然歴代君王都有著追求長生不老的夢~

DSC00534.jpg

  

人潮實在太多,拍不到仁壽殿全貌,只好拍拍象徵皇權的鼎式香爐~ (據說摸摸香爐可求升官之道^^)

DSC00549.jpg

 

【德和園】

離開仁壽殿,導遊帶我們來到德和園。德和園是清宮三大戲台(紫禁城的暢音閣、承德山莊的清音閣)中最大的,號稱是中國古代戲樓之中登峰造級的存世代表。

德和園是園中園,需要聯票或另外買票才能進入,因此人潮馬上縮減為十分之一,讓我們龍心大悅~

DSC00551.jpg

  

驗票口的工作人員穿著十分應景~(^.^)

DSC00552.jpg

 

這廳有慈禧與德和園演剧文物展~

DSC00560.JPG

 

在中國大陸要看到“中華民國”的字眼可是十分地難,不過,在德和園的展廳,一入口就看到這個中華民國38年國民政府內政部宣告接管頤和園的文件~

DSC00554.jpg

  

德和園的第二進院落是德和園主要建築「大觀樓」及頤樂殿。

大觀樓(右)的三層戲台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古戲台,上下層總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天花板中心有天井與上層戲台串通,戲台底部除有磚井還有邊上3個井,可以製造噴水效果、又可借水音增加演出的共鳴。上層有7個天井,雪花可從天而降,中層戲台設有絞車可以設機關怖景,演出可以上天入地,變化無窮~  簡直有現代的Circus de Soleil (太陽劇團)的舞台效果...

頤樂殿(左)是慈禧看戲的地方,看個戲還可以蓋個屋子,真是皇家氣派~ 

DSC00619.JPG

 

大觀樓是整個頤和園地區最高的建築物~

DSC00622.JPG

 

一進入頤樂殿就看到屏風前的大躺椅。慈禧坐在這裡看戲達260多場次,由后妃、格格、福晉等陪同,最多一年可以看上40次,據聞慈禧死前35天還在這裡看戲。慈禧太后看戲時,王公大臣只能坐在頤樂殿外左右兩側的看戲廊陪看(看不到戲,只能陪)。頤樂殿和看戲廊形成ㄇ字型,只有頤樂殿正對著大觀樓~

Bunny 和拔拔正用著慈禧太后的視野在看對面的大觀樓~  (頤樂殿內禁止拍照,所以只能在門口快閃...)

DSC00592.JPG

 

看戲廊雖然也是有頂蓋,但在ㄇ字型的兩側是無法看到戲的...

(演出時間還未到,Bunny 小妞先自導自演個穿越戲~)

DSC00581.JPG

show  

 

耍寶小妞開始有了擺pose的興緻~

hand.jpg

 

發現慈禧的頤樂殿後有個讓呆客拍到此一遊的小小櫃台有賣格格髮飾,眼尖的Bunny一看到就立刻選了個黄花髮ㄎㄨ往頭上戴了起來~ 從此,這個髮飾就再也拿不下來了...@@

DSC00637.JPG

 

 

現在大觀樓有固定時間的的京劇演出,為了稍稍感受慈禧太后在清末外憂內患下還能假裝歌舞昇平地看戲的心情,我們靜坐等著一飽京腔古韻的耳福~

DSC00634.JPG

 

我們坐在最鄰近慈禧大位(頤樂殿大門口、柱子邊)的位置,不到十分鐘就快開演了,等著看戲的人還是三三兩兩,真令我們納悶頤和園大門口的那些觀光客旅行團都跑去哪裡了...

 DSC00618.JPG

 

極少的觀光客已經讓我們稍有懷古思情的感覺了,再加上身著古裝的侍衞工作人員來回走著,更有味道兒~

DSC00575.JPG 

 

演出有三段,第一段是宮廷歌舞~ 宮女們柔軟的身段讓Bunny看得目不轉睛...

DSC00624.JPG  

 

第二段是道地京劇~

DSC00627.JPG   

 

第三段是古樂表演~ (明明廣場、走廊都還有位置可以站著欣賞,但觀光客就是只顧拍照...==“)

DSC00642  

 

雖然導覽才開始不久,小妞趁機邊聽音樂邊祭五臟廟,有拔拔服伺喝水吃東西,慈禧太后的享受也不過如此~(^.^)

DSC00626.JPG

 

欣賞完德和園的古樂表演,導遊繼續領著我們前進~但喜歡新髮飾的Bunny不停地走走停停,享受路人的稱讚,也猛變換姿勢,讓媽咪拍起藝術照...(^.^)

DSC00645.JPG

DSC00647.JPG

 

還愛演起格格,不停地要拔拔媽咪說「格格吉祥」...)^o^(

DSC00653.jpg DSC00654.jpg DSC00656.jpg

motion.jpg 

 

搞笑歸搞笑,我們還是在驕陽似火的天氣下繼續跟著導遊參觀~

古代的地熱系統,小妞和拔拔研究得很認真...

DSC00601.JPG  

 

不時有蝙蝠出現,提醒我們這裡曾經住的是非比尋常的有福之人...

DSC00667.JPG

 

 

 

【玉瀾堂】

玉瀾堂曾是乾隆爺的書房,也是光緒皇帝的寢宮,但後來却成為慈禧把光緒幽禁的活牢。

光緒18歲親政後仍沒有實權,9年後在玉瀾堂正殿召見握有兵權的袁世凱,發動戊戌變法。誰料袁世凱變節,轉向慈禧告密...從此光緒被軟禁在南海瀛台。只要慈禧到頤和園,光緒也被移監玉瀾堂。

為防止光緒皇帝逃走,慈禧命人將玉瀾堂東、西、北三面通道全都封死,一代皇帝完全失去自由~

DSC00670.JPG

 

導遊說這個小門是光媎接見后妃妻子所在,後來也被慈禧封死...

DSC00674.jpg

 

大門(有玉瀾堂匾額的大門)更是緊緊地被封死... 

DSC00678.JPG

 

想光緒一代大清皇帝,却終身被軟禁在玉瀾堂,庭院也出不得,不知可否遠眺高處的佛香閣、以及北京城此般綻藍的天空...(這天空在當今的北京市是少有少見的呀...)

DSC00668.JPG

  

 

 

【宜芸館】

宜芸館原為乾隆皇的書庫,後來成為光緒妻子 隆裕皇后的寢宮。隆裕是慈禧侄女,據說其貌不揚,是由慈禧指婚而成。因為是慈禧自己人,所以光緒被奪權軟禁,隆裕照當她的皇后。光緒、慈禧死後,隆裕成了溥儀的皇太后,是辛亥革命後親下遜位詔書的皇太后,也是中國歴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后~   (這麼多頭銜,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DSC00679.JPG

 

這個假裝格格的小宮女又在後院演起穿越劇~ 很難想像頤和園此般清靜... 時值止午,觀光客對歴史沒興趣,都趕到長廊等地乘涼休息啦~

  

宜芸門的內側廊壁嵌有10塊石刻是乾隆皇帝臨摹各家書帖的~ (Bunny繼續演小格格...) 

DSC00685.JPG

  

才華洋溢的乾隆爺寫的字真是十分地好看...

  

 

匆匆走過清末大總管李蓮英的永壽齋,不撐傘被晒暈媽咪只聽到導遊說這顆百年老樹是李蓮英為討好老佛爺而鋸斷再生的...%﹠@#

 

 

【樂壽堂】

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堂前還可以乘船,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遊樂地方,是乾隆退位後的寢宮、也是慈禧太后的寢宮。

樂壽堂各院落都有遊廊連接,遊廊面湖開窗,隨著腳步移動每個窗的景色都不太一樣,有三步一景窗之稱(典型的蘇州庭園建築)~

undefined

 

小格格在遊廊被一個大哥哥搭訕了~

  

從遊廊的每個小窗往外看,昆明湖湖水渺渺、北京城藍天碧碧,很容易讓人看痴了~ (如果遊廊上沒有人聲吵雜、汗味逼人的觀光客...==)

DSC00746.JPG

 

undefined 

 

遊廊外更是風光明媚~

DSC00744.JPG

 

 

樂壽堂

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有“玉堂富貴”之意。慈禧太后住的當然極盡吉祥富貴之能事~

undefined

 

樂壽堂門口的這個太湖石名為「青芝岫」,又名「敗家石」,有個趣味的典故。明朝有位米萬鐘的富商愛石成癖,在房山縣深山內發現這塊巨石就想拉回北京海淀的家中,修路挖井造冰道,傾家盪產還是只能把大石運到良鄉,只能把巨石放棄,因此人稱敗家石。清朝乾隆看到才請人運回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太后不許破門迎接這敗家石,還是劉墉(劉羅鍋)用智化解難題,稱此奇石形似靈芝,象徵人壽年豐、皇基永固,才使這巨石留在樂壽堂,乾隆賜名青芝岫~

一塊石頭居然可以敗家也可以固業...

象征着人寿年丰,

皇基永固

DSC00713.JPG

 

樂壽堂另一側的遊廊已經擠滿躲太陽的遊客了...

DSC00712.JPG

  

 小格格可以盡情在院落間拍照~

DSC00717.jpg

 

 

 樂壽堂其中的一進是皇家電話專線展,因為樂壽堂是全中國第一個有電話的建築,也是中國第一個裝電燈的地方。慈禧太后成為中國人第一個用電話、電燈、也是有轎車的人~

DSC00721.JPG

 

小格格很好奇分離話筒的中國第一台電話機~

DSC00723.JPG

 

樂壽堂外的碼頭看出去的湖光山色~ 這昆明湖古稱西湖,因為週邊天然風光宛如西湖。可恨媽咪的拍照技術無法捕捉到被十七孔橋分隔的昆明湖美景的十分之一...

 DSC00730.JPG 

 

拔拔耐心地重覆解說導遊剛才介紹如彩虹般飛架在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從兩端數來正中心都是九,象徴皇帝的九五至尊)。聽說十七孔橋上刻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共544隻,可惜我們這次沒有機會到昆明湖的其他側..

DSC00743.JPG 

 

小格格坐欄杆上低頭深思,也有幾分穿越劇人物的味道~

DSC00729.jpg

 

 

 

【長廊】

離開樂壽堂延著昆明湖邊的遊廊走,就到了整個頤和園最最熱門的「長廊」了~ 長廊南臨昆明湖、北傍萬壽山,蜿蜒曲折,是世界最長的畫廊!!!

(百度)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果然人潮如織、寸步難行~ 但除了我們及跟團的遊客有在假裝聽著導遊的介紹,大部份的人對長廊上萬餘幅畫都不感興趣,因為日頭炎炎,但長廊可是微風徐徐、舒服得很~

DSC00764.JPG

 

聽到有趣的圖小格格還是十分感興趣~

DSC00792.JPG

 

細看長廊上的畫作,有些十分細膩、但有些經過近期修復的便很粗糙...這個西遊記算是沒有經過太多修復的~

DSC00790.JPG

 

這700+公尺長的長廊愈走人潮愈少,因為已是中午覓食時間,讓我們抓到拍照的片刻...

DSC00817.JPG 

 

但還是拍不出這種清裝劇的莊嚴氣派感~

342ac65c10385343ff72ec6e9313b07eca80883b(網路照片)  

  

邊走邊拍,這長廊依山傍水,涼風徐徐,穿花透樹,景隨步移,十分舒服,也是很好殺底片的地方~ 小妞演格格也演出心得來...

DSC00769.jpg

DSC00770.jpg DSC00781.jpg

DSC00775.JPG

 

裝氣質完,吃麵包止飢的小格格~

DSC00778.jpg   

 

活潑調皮上上下下爬個不停的淘氣小格格... (Bunny還是不肯把格格髮飾摘下 ~ ><)

DSC00796.JPG

  

整路都是時而端莊、時而皮蛋的雙面格格~

DSC00819.JPG

 

 

 

【排云殿】

(官網)排云殿地处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是慈禧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它建在一座高台上,重檐歇山,前后由21间房屋组成。殿内有宝座、围屏、鼎炉、宫扇等,平台下对称排列着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铜缸,俗称“门海”。 排云殿四周有游廊和配殿,前院有水池或汉白玉砌成的金水桥。殿角重重叠叠,琉璃五彩缤纷。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排云”二字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这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

 

長廊盡頭就是頤和園最壯觀的建築群﹣排云殿~

排云殿最上方的佛香閣可是得一層層階梯爬上去才到的了(Bunny 下午成功挑戰了)

ac4bd11373f08202f5b4e41c4bfbfbedab641bea(百度照片)  

 

熱昏餓暈的小格格只要一看到相機還是就雙腳交叉準備拍照~

DSC00814.jpg   

 

因為排云殿算是人潮較多的景點,很難拍照,我們稍晚爬上佛香閣往下看到的排云殿和昆明湖壯麗景色~

DSC00978.JPG

 

 

【石舫】

清晏舫原稱石舫,為建於乾隆年間的古建築,是頤和園著名的水上景點。但毁於英法聯軍,慈禧時才重建為西式艙樓,是頤和園唯一的西洋風格建築。

DSC00870   

DSC00874.JPG

 

西洋畫舫和現代格格...在非常中式的古典園林中似乎也沒有很突兀...

DSC00888.JPG

  

結束3個多小時的導覽行程前, Bunny在畫舫前的拍照處留下了這張宮廷照,充份滿足小妞的格格夢...

image_1403965076.508371.jpg

 

哈哈哈,1張照片50大洋(250台幣),讓拔拔好心疼... 

還好媽咪側拍了這些小妞多變的表情~

 costum.jpg

 

 

 

【午餐】

下午1點多我們才告別導遊,準備午餐。原以為超時導覽,年輕的導遊小姐會不開心,沒想到她還願意陪我們覓食~想是又有抽成可以拿吧...

 接近終點的長廊已經坐滿了休息吃東西的觀光客...

DSC00824.JPG

 

幾乎人手一碗的方便麵...

DSC00823.JPG

 

帶著小格格我們無法以方便麵來方便,只好在石舫附近(還是頤和園內)找了一處清幽可以看湖景的茶館吃飯~

沒想到我們身上只剩不到30元現金,而這茶館只有喝茶(¥150+)可以刷卡,光是吃簡餐(價位大約¥30+)是刷不了的...><為了不當呆胞,喝上一壺台幣800、1000的茶,我們只好拍拍屁股走走人...

DSC00879.JPG

 

 

我們決定告別導遊,往回走到長廊一側的聽鸝館飯莊。這可是慈禧當年宴請外國使臣及寵臣、妃嬪看戲飲宴的場所。現今以壽膳舴膳單為基礎,製作宮廷菜肴著名的餐廳。

導遊之前並沒有多加介紹,只說了很貴、要預訂,就拉我們走~ (想是因為沒油水...)

雖然長廊很多遊客,但聽鸝館極少人走近...

DSC00838.JPG   

 

聽鷊館內的這個古戲樓雖然比德和園的戲樓小,但比較古色古香、原汁原味~而且只有聽鸝館用餐的客人才可以進來參觀,所以幾乎沒有遊客~

DSC00912  

 

套餐88/人價位尚可接受,還可以舒服地吹冷氣休息,拔拔還慶幸之前的小店家不肯讓我們刷卡消費...

衝著“遊在頤和園、吃在聽鸝館”這句,我們也要跟慈禧太后的御膳沾沾邊~

聽說聽鸝館接待過各地元首,也有滿漢全席、江山萬代席、萬壽無彊席...的宮廷菜,只是一席(10位)要價可是¥10萬,¥20萬的任選...@@

DSC00895.JPG  

 

雖然我們只是吃吃中午套餐,但也享受了聽鸝館華麗的宮廷裝潢以及週到的宮女服務~(^_-)

DSC00921.jpg

  

坐進了餐廳更不願意拿下格格髮飾,因為好多宮女姐姐都戴更大的髮飾呀...

DSC00906.JPG

 

套餐口味一般,但已經比微波的簡餐和方便麵好太多~ 再加上超強的冷氣,聽鸝館飯莊簡直是天堂~

DSC00914.JPG

 

瞧卸下格格身份的小妞吃得多開心...

DSC00920.JPG

   

更讚的是,雖然飯莊2:30停止營業、工作人員3:30下班,工作人員還是讓Bunny在餐廳午睡了一個多小時,吹著冷氣又不用在長廊聽遊客喧囂,舒服極了~嘿嘿~

拔拔十分佩服自己的先見,而這頓午餐又讓我們更喜歡頤和園了!

DSC00924.JPG

 

 

 

【佛香閣】

(百度)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它将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把当时的“三山五园”巧妙地加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

 

佛香閣是我們中午休息過後唯一的行程。雖然還是太陽高掛,但小妞睡飽飽精神好~

DSC00941.jpg 

 

 上佛香閣得爬上300多步台階,Bunny不僅全程自己走上去,還在擔心來不及禮佛的拔拔催促之下快速地爬樓梯~

stairs.jpg

  

上佛香閣的遊客不多,更顯得佛香閣莊嚴肅穆,貢奉著明萬暦年間鑄成的千手觀音~這可是慈禧初一十五燒香禮佛的地方~

DSC00962.jpg

 

禮佛完再從佛香閣往下看,週圍數十里的景色盡收眼底,辛苦爬這300多階果然是有收獲的~

DSC00976  

 

我們要從佛香閣後方尋級而下、走北宮門離開頤和園,沿路幾乎沒有其他遊客,讓我們不禁為真正道地的走上一回頤和園而歡呼~

這樣的城牆、屋簷,十分有穿越清宮的味道呀...

DSC00993.JPG  

 

雖然北宮門不如我們來的東宮門氣派,但遊客少就是好~  Bunny又演上格格好幾回...

DSC01008.JPG

 

 

 

北宮門出口附近有個「蘇州街」,南景北移,商肆林立,玉器古玩、綢緞、點心、茶樓、金銀首飾等等店舖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打扮,皇帝遊幸時開始營業~

現在蘇州街是園中園,要聯票才可進內。可惜我們到了蘇州街已經閉園,無法讓Bunny格格玩玩跟宮女買玩具...><

DSC01030.JPG

  

最後,在走出頤和園大門口時,Bunny又爆衝向前,原來是中國吉祥物貓熊在送客?

Oh, No 還好有前車之艦的拔拔立刻向前拉住幾乎要抱到貓熊的Bunny~ 因為這一抱或一拍照,可能又要被索價20人民幣,已經用光現金的拔拔當然不能讓人敲竹槓呀...(到大陸觀光的朋友不可不知這個“街頭藝人”的陷井呀...一拍了照,打賞小費可不是隨意,而是動不動就20大洋呀....)

DSC01036.jpg

 

頤和園其實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同時被嚴重破壞的。原本慈禧太后要重建圓明園,但圓明園被洋兵燒成荒野,從頭建起需要款頊3萬萬兩,慈禧才轉而修復同樣被燒毁、但尚有若干殘遺的清漪園(頤和園)。初建預算1萬萬兩。這數目恰好可用以增建10支北洋艦隊...此時,以侵華為第一目標的日本帝國主義正瘋狂地擴軍備戰,在甲午前夕已擁有新式艦艇21艘。

貴氣的頤和園換來的是積貧積弱的中國水師,換來的是早有定局的甲午一戰,換來的還有危在旦夕的一代王朝,雖然陪葬的是一片歌舞昇平.... (大北京 旅遊書)

  

 

這一天的頤和園之行雖然天氣很熱、遊客很多、導(陪)遊很貴、現金很少(買飲料止渴都得斤斤計較)...但我們玩的很開心、看得很起勁、也拍得很過癮!

我們約定了春夏秋冬四季都要至少來一次頤和園,也要繼續攻略百年北京的三山(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五園(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暢春園和圓明園)皇家行宮御宛, 好好欣賞這做為千年城邑、歴史名城的古都北京...

 

最後,謹以拍照姿勢百出的Bunny格格向頤和園一日遊道別~~~

DSC00751.jpg

DSC00739.jpg  

DSC00939.jpg

DSC00949.JPG

DSC01014.JPG

DSC00987.jpg

 

 

DSC00955  

DSC00861.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頤和園 颐和园 長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nny My Love 的頭像
    Bunny My Love

    Bunny, My Love

    Bunny My 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